《以西結書》第36章是先知以西結在以色列民被擄至巴比倫的絕境中所傳講的關鍵信息,標誌着從審判轉向應許與復興的重要轉折。其核心圍繞上帝的聖名、以色列的復興,以及內在生命的徹底更新。
當時,南國猶大亡於巴比倫,聖殿被毀,百姓流散。這不僅是國家的失敗,更引致外邦人褻瀆上帝的聖名,誤以為祂無力拯救自己的子民(結36:20-21)。正是在這絕望中,上帝宣告復興的計劃,其動機並非因以色列民配得,而是「為我聖名的緣故」(結36:22)。上帝要捍衛自己榮耀的名,讓萬民認識祂是信實守約的主。
上帝的復興計劃包含外在與內在兩個層面。首先,祂應許讓被擄之民歸回故土,使荒涼之地重獲生機,城邑重建,牛羊增多(結36:8-11)。這不僅是地理與經濟的恢復,更是上帝與其土地關係的修復。
然而,本章最核心的啟示在於轉化內在生命。上帝應許:1.用清水潔淨他們,象徵罪的赦免(結36:25);2.賜給他們新心和新靈,以「肉心」取代剛硬悖逆的「石心」(結36:26);3.將自己的靈(聖靈)放在他們裡面,使他們有能力從內心順從上帝的律例典章(結36:27)。
這一系列行動解決了舊約的核心困境:人雖有律法,卻無力遵行。這正是「新約」的偉大應許(參耶31:31-34),預告上帝要將律法寫在人的心版上,藉著內住的聖靈,賜下人順服的能力與意願。這內在的更新終將帶來關係的完全恢復——「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神」(結36:28)。
因此,《以西結書》第36章的神學意義極為深遠:1.它顯明救恩的根源是上帝的主權與信實而非人的行為。我們的盼望在於上帝永不改變的屬性。2.它預告了從外在規條轉向內在生命的救恩。這應許在新約中由耶穌基督的寶血(成就赦罪)和五旬節聖靈的降臨(成就內心更新)完全實現。耶穌對尼哥底母論及「重生」(約3:3),以及保羅提及聖靈將律法寫在「心版上」(林後3:3)都是對此預言的回應。3.對今日信徒而言,它確立了基督徒成聖生活的根基:生命的改變是聖靈從內而外的工作,願我們靠祂的能力活出順服。同時,一切行動的最高動機應是為榮耀上帝的聖名。
總而言之,本章是舊約中關於上帝恩典和聖靈更新之應許的巔峰,從上帝聖名的榮耀出發,預言了一個從內心徹底改變的救恩,成為所有信徒的確據與盼望。